中信建投策略:监管层呵护市场信号强烈——证监会暂停转融券、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点评
来源:中信建投策略
7月10日,证监会宣布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,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。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,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。同时,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%上调至100%,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%上调至120%,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。我们点评如下:
1、融券、转融券体量已经明显收缩,新政策平稳过渡。2023年8月以来,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关切,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的举措,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,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,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,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。截至2024年6月底,融券、转融券规模累计下降64%、75%。融券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约0.05%,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由0.7%下降至0.2%。截至7月9日,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分别为318亿和296亿。我们认为,当前暂停转融券业务条件已经成熟,一是因为融券、转融券规模和占比已经大幅下降,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,二是因为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,过渡较为平稳。总体来看,新政策回应投资者关切,释放呵护信号。
2、融券、转融券业务对市场影响中性,但短期不利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,逆周期调节措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。融资融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之一,对平抑非理性波动,促进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,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作用。我们认为,本质上融券、转融券业务对市场影响是中性的,然而由于“券源公平性”和“限售股出借”问题收到投资者长期诟病。一是源于融券券源的稀缺,公众投资者难以获取券源,而量化私募能够更容易的融券并实施T+0交易,造成系统性的不公平。二是战略投资者出借限售股,是否存在类似“自卖自买”、联合做空等利益输送的漏洞,引发投资者关切。因此证监会暂停转融券、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是对投资者关切问题的最新回应,有利于投资市场信心。
3、重视监管层新政策的信号意义。为了落实新“国九条”部署要求,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,维护市场稳定运行,证监会近日动作频频。包括5月15日正式发布《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(试行)》,明确了交易监管、风险防控、系统安全、高频交易特别规定等一系列监管安排。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制定《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》,于6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。今日在答记者问中强调:根据申报数量、撤单率等指标,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、撤单费等标准。截至6月末,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,年内下降超过20%,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6成。综合看,证监会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、暂停转融券业务和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,呵护A股市场的政策信号较为强烈,有利于投资者的信心修复。
标签: 中信
相关文章
-
中信建投:2025H1公募代销数据点评|渠道间增速分化,机构间战略差异显现详细阅读
来源:CSC研究非银前瞻团队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,公募代销市场继续呈现“ETF驱动、债基稳增、主动权益承压”的格局。股票ETF与债...
2025-09-15 16 中信
- 详细阅读
-
中信股份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312.28亿元同比减少2.8%详细阅读
中信股份(00267)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,该集团取得收入3687.6亿元,同比减少1.6%;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1...
2025-08-29 30 中信
-
中信建投: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最先受益详细阅读
中信建投研报表示,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,随着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,产业链各环节降本持续推进,有望带动下游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,整个固态电池产...
2025-08-15 27 中信
- 详细阅读
- 详细阅读